根据《拉斯维加斯0567官方网站暑期学校实施方案(试行)》(校教字〔2005〕104号)、《关于做好2022年暑期学校工作的通知》(校教字〔2022〕36号)相关要求,按照“紧追学科前沿、丰富名师讲坛、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专项技能”的指导思想,结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实际情况,我院拟制定《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年暑期学校工作方案(试行)》。
暑期学校自7月6日开始至7月23日结束(特殊情况以具体安排)。本学期暑期学校从实践教学、暑期课程与讲座、专业学科大赛、创新创业活动几个方面展开,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大一至大三各年级的学生可以自行报名选择参加相应的板块。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其他院校所开设的相关实践、培训、夏令营等活动,经申请、学院审批后可以认定。
一、暑期学校内容
(一)实践教学
校内定制班
(二)暑期课程与讲座
1.名师课程
 
  
   | 序号 | 主讲人 | 邀请人 | 学校 | 题目 | 
  
   | 1 | Jesús M. Seoane 教授 | 黄亮 | 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 | Introductory course on Nonlinear Dynamics, Chaos Theory   and Complex Systems | 
  
   | 2 | 许恒毅教授 | 席力 | 南京师范大学 | 介观量子系统的电、热输运 | 
  
   | 3 | Soumya   D. Mohanty教授 | 杨捷 | 德州大学 | 引力波数据处理 | 
  
   | 4 | Pau   Amaro Seoane教授 | 杨捷 | 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 | 引力波天文学基础 | 
  
   | 5 | 陈景升教授 | 王建波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材料的电子特性 | 
  
   | 6 | 蔡璟教授 | 刘青芳 | 香港理工大学 | 医学物理简介 | 
  
   | 7 | 朱诗雨、范朋 | 王建波 |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 SPM的基础知识及科学前沿 | 
 
注:如有添加,后续持续补充
2.校外专家前言讲座
 
  
   | 序号 | 主讲人 | 邀请人 | 学校 | 题目 | 
  
   | 1 | 周业成 副教授 | 靳志文 | 中山大学 | 核心能力强化提升,学科交叉与前沿讲座,新型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六讲 一、半导体材料模拟 二、太阳能电池 三、半导体制备工艺 四、发光二极管 五、晶体管 六、探测器 | 
  
   | 2 | 赵德威 教授 | 靳志文 | 四川大学 | 
  
   | 3 | 邓业浩 教授 | 靳志文 | 重庆大学 | 
  
   | 4 | 肖正国 教授 | 靳志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5 | 王宏 副教授 | 靳志文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6 | 袁永波 教授 | 靳志文 | 中南大学 | 
  
   | 7 | 刘要稳 教授 | 席力 | 同济大学 | 拓扑磁结构、微磁学及其在自旋电子学中应用 | 
  
   | 8 | 杨金波 教授 | 席力 | 北京大学 | 永磁材料及其发展现状 | 
  
   | 9 | 曾晓洋 教授 | 王鹏 | 复旦大学 | 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浅谈从系统到芯片的创新路径 | 
  
   | 10 | 范孝爽 | 李海蓉 | 
 | 芯时代、芯职业、芯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就业前进如何? | 
  
   | 12 | 王猛 | 王建波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近物所中低能核物理研究 | 
  
   | 13 | 谢聚军 | 王建波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强子物理前沿简介 | 
  
   | 14 | 谭腾 | 王建波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强流重子加速器的发展与应用 | 
  
   | 15 | 段敬来 | 王建波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核孔膜研究:无尽的前沿 | 
 
注:如有添加,后续持续补充
3.前言学术讲座
 
  
   | 序号 | 主讲人 | 题目 | 学时 | 
  
   | 1 | 兰伟 | “以人为本”的可穿戴/可植入柔性电子器件研究 | 2 | 
  
   | 2 | 李颖弢 | 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 2 | 
  
   | 3 | 刘贵鹏 | 如何做好基于FPGA的设计 | 2 | 
  
   | 4 | 赵桂娟 | GaN基LED器件 | 2 | 
  
   | 5 | 田永辉 | 硅基集成光电子芯片发展的前世今生 | 2 | 
  
   | 6 | 丁莉芸 | 光纤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 2 | 
  
   | 7 | 位建强 | 功率电子器件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 2 | 
  
   | 8 | 雷东升 | 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2 | 
  
   | 9 | 吴志国 | 纳米高效农业一场新的农业革命 | 2 | 
  
   | 10 | 乔亮 | 稀土高频软磁材料研发应用简介 | 2 | 
  
   | 11 | 范小龙 | 从能带论的基本知识来理解自旋劈裂效应 | 2 | 
  
   | 12 | 魏少文 | 黑洞及其照片 | 2 | 
  
   | 13 | 刘玉孝 | 隐藏的空间维度 | 2 | 
  
   | 14 | 张玉鹏 | 强引力系统数值模拟简介 | 2 | 
  
   | 15 | 王科 | 宇宙学中的一些开放性问题 | 2 | 
  
   | 16 | 郭文帝 | 黑洞的音调:准正规模式 | 2 | 
  
   | 17 | 高秀萍 | 纳米闪烁体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 2 | 
  
   | 18 | 安钧鸿 | 第二次量子革命 | 2 | 
 
注:如有添加,后续持续补充
(三)专业大赛
1.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实施为引领、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为目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冯娟娟、郭党委、王心华、王振坤)
2.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实验竞赛
针对相关专业开展CUPT竞赛暑期培训。培训分为讲授和实验设计操作两个部分,以实际安排为准。
(四)科研能力训练
 
  
   | 序号 | 题 目 | 教 师 | 学时 | 
  
   | 1 | 穆斯堡尔谱仪 | 王建波 | 2 | 
  
   | 2 | 拉曼散射 | 苏庆 | 2 | 
  
   | 3 | 射频溅射 | 张振兴 | 2 | 
  
   | 4 | 真空紫外—紫外—可见荧光光谱仪 | 王丹 | 2 | 
  
   | 5 | 扫描探针显微镜 | 曹江伟 | 2 | 
  
   | 6 | 微聚焦磁光克尔效应 | 左亚路 | 2 | 
  
   | 7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高大强 | 2 | 
  
   | 8 | 微光刻加工技术 | 李喜玲 | 2 | 
 
注:如有添加,后续持续补充
(五)创新创业活动
1.参加国创和校创等相关项目同学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项目,由指导老师负责实验安排。(适合1-3年级学生)
2.参加暑期实习、实践等工作。(适合1-3年级学生)
(六)教师教学发展(教师参与)
1.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研讨
2.专业核心课研讨
(七)校内或其他单位相关活动
参观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计一次前沿学术讲座,人数有限,仅限1-2年级,强基班必须参加)
二、具体要求
(一)暑期学校规划
1.可以选择本院暑期学校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他单位相关培训、实习、夏令营等活动。
2.为保证暑期学校的有效性,参加非本院举办的暑期学校相关活动,均需要提交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年暑期学校备案表(附件1)经学院审批后方可执行。参加本院活动无需提交,直接参加即可。
(二)考核要求
1.在校期间需至少参加两次暑期学校(其中经学校立项的暑期社会实践可计为一次暑期学校)。为保证暑期学校的有效性,每次暑期学校完成后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如教师签字的创新创业总结报告、暑期夏令营参会证明、暑期课程讲座的出勤报告、竞赛培训的相关证明、暑期社会实践结项证明等),考核通过才能计入完成暑期学校。
2.暑期学校结束后,需要提交个人总结报告。如只参加课程或者讲座,则需至少要达到40学时,结束后每个讲座或科研能力训练提交不少于300字讲座笔记,每门课程提交不少于2000字综述报告,学术前沿讲座可选择其他专业或其他学院内容。学习名师课程满足课程结课要求后抵扣学术讲座和科研训练学时。其中物理学专业科研能力训练所有题目均为必修(去年已参加过今年不重复参加)。
3.参加暑期定制班、专业大赛培训和创业创新项目的同学,完成指导老师指定的培训实习内容后由指导教师出具合格评语。
4.如参加其他单位活动,则需要提供由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如教师签字的创新创业总结报告、暑期夏令营参会证明、暑期课程讲座的出勤报告、竞赛培训的相关证明等,考核通过才能计入完成暑期学校。
5.暑期学校为18天,如果学习时间不饱满,则需要继续完成其它任务以认定暑期学校的完成。如:只是参加了一周的夏令营,则需要回校完成另外一周的任务,才能认定考核通过。
6.参与暑期学校需全程在校,校外实习不能计入暑期学校。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年7月12日